Search


【調皮搗蛋的男孩,想證明自己的主導性】

許多我們看來調皮搗蛋的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調皮搗蛋的男孩,想證明自己的主導性】

許多我們看來調皮搗蛋的男孩把戲,正是男孩自得其樂的實驗情境,他們要試試自己主宰環境的能耐,要目睹世界是否會因他們而產生變化。

許多小男孩很像自導自演的天才,把整個生活場景都當成趣味的實驗場地,將生活化為一連串的「try & error」,周遭的人事物當然就是各種實驗因子,要是還能找到臭味相投的「實驗」伙伴,那可就更完美了。

當他們以主導者的立場,觀賞自己投下的變數如何操控著各種人事物,這種樂趣絕對勝過一切。

男孩行為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:堅守並享受自己的主導性。比起女孩,男孩不太在乎別人的眼光,尤其是長輩關愛的眼神,這並不會成為他們的行為動機。

也因此,他們不會認真去學著體察別人的感受、分辨別人的情緒,不會因為將這些事處理得宜而得到充實感,也不見得會因為得罪了別人、侵犯到別人而特別痛苦或愧疚,結果往往就這樣把事情搞大了,甚至把女生弄哭,把人撞傷,把老師氣瘋,把父母逼到拿著棍棒亂打……,也唯有事情已經發展到不可收拾的田地,這些男孩才會猛然回神,想到自己幹了什麼好事!

或許,有些比較敏感的男孩會預想到可怕的後果,也老早看見老師在變臉,瞄見爸媽拿棍子,但為何還是無法懸崖勒馬?

只能說在男孩的內心裡,想要主宰環境的驅力實在太大了,他們多半無法抗拒,也就只有任災難由小變大。而處罰只是一時,男孩們還可以視為是小小的犧牲,覺得也算值回票價了,所以這些小皮蛋還會繼續闖禍、讓人抓狂。
摘自《教出好男孩,一點都不難》p61-62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584113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★《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》作者、親子作家彭菊仙最新力作 ★聚焦青少年的行為、手機電玩、戀愛人際等33個教養難題全攻略
View all posts